四月四日兒童節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,然而並不是每位兒童都開心期待這個屬於自己的日子。因為「家」安全嗎?「爸媽」愛我嗎?這是受虐兒童心中最大的困惑!家扶基金會4月2日邀請藝人卜學亮和諮商師與托兒所師生共同與會宣導兒童保護。對家長呼籲五項「愛的功課」提醒適當管教,也首次創作「兒保體操」,提倡親子律動來促進和諧互動,並鼓勵孩子在被愛的環境中勇於展現自己。家扶基金會在服務弱勢兒童六十週年的此刻,再度發起「保護兒童,我承諾」運動,提倡「全民護童」來給孩子最「安全」的守護、最「安心」的環境。
家扶基金會兒童保護工作
家扶基金會自民國76年即開始推動兒童少年保護工作,23年來服務超過15,000位受虐兒童少年,發現要杜絕兒虐事件,預防宣導需列為首要的重點工作。家扶每年在全國辦理超過200場次的兒童保護宣導活動。令人遺憾的是,受虐兒童少年人數卻仍持續增加,依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數據,98年全國有 13,400位兒童少年受虐,是94年的1.35倍。而家扶基金會實際服務的兒童少年保護個案數據,98年度為3,177位,五年來增加了1.29倍。再分析施虐者身分為「父母」的比例高達87.95%,這數字讓人心痛!
家扶基金會王明仁執行長表示,「父母」應是孩子們最親密的家人,「家」應被認為是最安全的環境,但對這些受虐的孩子來說,卻產生了困惑、甚至恐懼。家扶服務的兒童少年保護個案,分析父母管教上的問題,多為「無力管教」、「疏於管教」以及「管教過嚴」,為人父母者應留意管教子女的「適當」程度。日前屏東縣邱姓姊弟疑似長期遭受家暴,與男友共謀犯下逆倫殺父憾事,這則重大的社會新聞震驚全國!讓人心痛的是,邱父在照顧子女上遭遇的管教問題,若週遭的親友、學校老師等能有多一點的關心與留意,即時通報相關單位,早一點讓專業機構介入輔導,這場人倫悲劇定可避免。
98年度兒童少年保護服務數據分析
家扶基金會進一步分析98年度兒童少年保護服務數據,發現受虐者以9-11歲最多,佔23.29%,其次為6-8歲,佔21.47%,受虐對象多為國小階段的兒童,顯見學齡孩子活潑好動,讓父母在管教上有較多的困擾。而「施虐者年齡」之分析,以30-39歲之間為最多,佔30.14%,可見此年齡層的父母正值壯年期,必須努力工作又要照顧家庭,經濟與生活壓力較高。然而,就兒童「受虐的原因」分析,大部分兒童少年是無特殊原因(61.29%)而遭受父母不當管教。
施虐家長類型與解壓之道
![]() |
|
小方、阿誠與小宜,只是家扶基金會保護服務的其中三位兒童,家扶歸納出「高標準型」、「極端權威型」、「拒絕貶抑型」、「暴怒咆嘯型」、「毒酒成癮型」五種類型的父母,因為「不當管教」造成這些子女困惑與恐懼。小方的父母屬於「極端權威型」,更因為缺乏親職管教知識,以威權、不當的處罰方式,讓小方只想逃離恐怖的「家」。「暴怒咆嘯型」是阿誠父親的「最佳」寫照,自身情緒控制不佳,更讓孩子模糊了處罰中「對錯」的準則與「力量」的意義。小宜的父母,因為「毒酒成癮」,作了最壞的身教示範,扭曲孩子的道德與價值認知。還有「高標準型」父母管教方式下的阿育,他說「我覺得我有認真做好,但是媽媽都不這麼想,所有的人都覺得我很好,只有媽媽不滿意,但是我真的很怕她」。而現年16歲在育幼機構安置的小高,冷言的說「以暴制暴,是我在成長過程中學到的解決方法;我感覺被遺棄、被否定,我只能靠自己生存」,是「拒絕貶抑」管教方式下的另一個案例。
愛的功課
家扶基金會表示,從「孩子的眼光」來看父母管教,這些「管教不當」造成的傷害,可以看出正在深遠地影響他們的成長。現場孩子們的畫作,「破碎的心」可以清楚看出孩子遭受不當對待的傷痛與恐懼,而畫作多採晦暗的用色,真實呈現受虐孩子們眼中的世界。每位家長在管教子女上,並非天生就會,是需要做功課來學習的,這種「愛的功課」,家長每天必須完成。針對上述五類型父母不當管教方式,家扶基金會也提出五項「愛的功課」,身為家長皆務必提醒自己每天做到:
功課一:因材施教(對應「高標準型」不當管教方式)
功課二:正向鼓勵(對應「極端權威型」不當管教方式)
功課三:互動傾聽(對應「拒絕貶抑型」不當管教方式)
功課四:情緒管理(對應「暴怒咆嘯型」不當管教方式)
功課五:適時求助(對應「毒酒成癮型」不當管教方式)
「愛的功課」將能讓孩子免除對父母的恐懼與對家的困惑。今日記者會中,擁有「好爸爸」形象的藝人卜學亮,也分享自己在養育兩位女兒上的經驗。諮商師陳意文,為辛苦持家育兒的家長們提出專業的建議,「耐心傾聽」與「正向鼓勵」是父母與子女互動的最佳寶典。由家扶基金會資料分析中,施虐者以「男性」佔最大比例,身為「爸爸」的卜學亮,也給爸爸們管教子女的建議──當遇到壓力與情緒時,「愛的功課」就是最簡單、最容易的解壓之道喔!
兒保體操
今年家扶基金會首次在兒童保護宣導工作創作「兒保體操」,透過天喜托兒所師生們帶來快樂的律動,小朋友們哼著「我很開心、我很幸福、我是主人翁…」的口訣,這段簡易的親子體操,可以促進和諧的家庭關係,更能夠鼓勵孩子,勇於展現自己!
家扶基金會「兒保體操」口訣
我很開心 我很幸福 我是主人翁
天天長大 天天進步 叫我No.One
不怕闖禍 不怕犯錯 學習最快樂(小朋友 你最棒!)「不」要生氣 「閉」上眼睛 時時要提醒
「打」給家扶 適時求助 丟掉壞情緒
「小」孩抱抱「孩」要大笑 寶貝我愛你(家長要記得「不必打小孩」快樂親子五步驟喔!)我們承諾 保護兒童 大手牽小手
我們關心 充滿愛心 幸福跟著我
兒童健康 大家歡喜 生活happy go(全民護童 我承諾!)
我承諾行動
記者會最後,家扶基金會王明仁執行長特別邀請現場來賓共同為保護兒童做承諾,希望「我承諾」的行動,讓兒童保護能徹底做到全面性預防。來賓卜學亮承諾說「用心完成愛的功課」;諮商師陳意文承諾「陪伴與傾聽、鼓勵與支持」;天喜托兒所李宜玩老師承諾「給孩子最安心的守護」;王明仁執行長則代表家扶基金會全體員工承諾:「家扶基金會是兒童安全最佳後盾」,並以這份精神,永續推動弱勢兒童的服務工作。期待全民一起加入保護兒童的行列,讓孩子們皆能在快樂中生活、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。
![]() |
![]() |